“你的透视和形都画错了!”
“把这张画再改一改!”
“这位同学的画很好,不要擦,撕掉重画!”
“看看你们画的东西,
鸡拉完屎在地上蹭蹭都比你们画得要好!”
相信美术高考生们听到来自老师口中的这些话,一定心中有一股怒火,却敢怒不敢言......
说实话,美术考试中的审美早就和艺术没什么关系了。
画面毫无审美美感,只为了迎合一套考试标准,按部就班地教学和训练。这毕竟是一种考试体制,我们都无力改变,而艺术家罗云龙就巧妙地结合当下艺考生的考试现状,做出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作品,满足了艺考生在考试高压下无处发泄的心情。
罗允龙邀请了一位在知名美术培训机构从事艺考教学工作多年的主管教师,让他通过该机构推出的考试评分准则,对一些大师(包括丢勒、达芬奇、罗丹、弗鲁贝尔、康勃夫、梵高、阿尼戈尼、贾科梅蒂、列宾、克利姆特、德加、门采尔)的肖像素描作品打分,并作简要点评。
该美术培训机构的评分准则
最终,俄国画家弗鲁贝尔获得最高成绩93分,瑞士雕塑家贾科梅蒂排名最后,只得到32分。
这个作品简单粗暴,直接让我们看到了艺考体制的弊端——即使梵高来参加中国的艺考,也一定会被刷下去的。毕竟评判标准不同,艺术大师在体制内会输得体无完肤。
艺考生只能暂时放弃个人的审美喜好,尽量去接近美术高考的标准。罗允龙提供给每一个人阅卷改分的机会,这种感觉就像是当你长大后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你会像以前的数学老师对待自己那般对待自己现在的学生吗?
和艺考有关的艺术作品其实有很多,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国内许多艺术家都是经过艺考这条路走出来的。
艺术家王庆松最近的一件新作品《在希望的田野上》,也是借鉴了艺考这一体制,有感而创作。
王庆松将自己的形象印刷成艺考考题,在美术馆内摆满画架和纸笔让现场观众以艺考的标准去画他,密密麻麻的画像下,看到的都是一样的图景。
这两位艺术家的灵感都是基于艺考,而我们的艺考这个庞大的系统本身就是一件足够魔幻的作品了。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像这些艺术家一样,改变一下对艺考的态度,转换思维,变得轻松、调侃,在漫长的艺考生涯中,其实并没有那么枯燥乏味。
*以上内容解释权归“一件作品”所有
关注美术饭,为你艺考保驾护航!部分素材源于网络 | 侵删! 美术生学习交流群:938402606